2011/08/31

Planet KDE 中文區網址變更


先前 Aaron 協助我們建立的網址為

http://planetkde.org/ch/

不過有人在他的部落格上反應應該為 zh 而非 ch,實際上使用 /zh/ 也比較符合國際標準,
因此我也去函請他協助修改。他收到信後很快就幫我們修改完成。

所以請大家告訴大家,Planet KDE 中文區的網址變更為

http://planetkde.org/zh/

歡迎大家繼續推薦好的 KDE 中文部落格!

2011/08/29

Planet KDE 中文區開張了!


在今年的 COSCUP BoF session 裡,KDE 的核心開發者 Aaron Seigo 答應我們,幫忙建立 Planet KDE Chinese,方便收集 KDE 好的中文部落格文章。經過幾天的努力與 Aaron 熱心的幫忙,Planet KDE 中文區今天終於上線了!

目前 Planet KDE 中文區裡只有 KDE@Taiwan 正體中文新聞站一個部落格。我們在這裡誠摯邀請大家,若是
  • 您經常用中文寫部落格
  • 您的部落格裡經常有關於 KDE 的小秘技,KDE 開發心得等等的文章
歡迎您與我聯繫。

2011/08/20

KDE core developer Aaron Seigo 的演講與晚上的 BoF


今天 COSCUP 第一天,早上的議程其中一軌安排了兩位 Gnome developer Xan Lopez 與 Bastien Nocera,以及 KDE 的 core developer Aaron Seigo 分別分享了 Gnome web development 以及 Gnome 與 KDE 在平板電腦上的應用。

在 Aaron 的演講中,他提到平板裝置上的軟體開發平台的開放性問題。iOS 不必說,平台本身完全是不開放的 (0% Open);Android 他評價只有 23% 開放,也算是對 Google 陣營的一些做法表達意見;Linux 他的評價是 71% (但原因我有點忘了,請有去聽講的讀者們補充);而他所主導設計的 Plasma workspace 則保證是 100% 開放。

隨後他展示了 Plasma desktop, Plasma netbook 與 Plasma tablet 三種 workspace。他認為好的系統除了使用者經驗,系統對不同裝置的可移植性與功能的延伸性,還有組件新增移除的彈性設計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個開放的生態系 (Open Ecosystem)。這個生態系包含了貢獻者與使用者社群,合作的商業公司,以及開放的規畫與開發模式。

隨後他展示了 WeTab 上跑的 KDE Plasma Tablet workspace,展示了一些應用程式與介面等等。完成度已經相當高,並且已經進入 feature freeze 階段,順利的話預計再兩三個月後就會出來。

在傍晚的 BoF session 裡,Aaron 為我們進一步展示了這台很酷的平板電腦。他表示,整個 Plasma 在移植到平板裝置上的過程其實只改了約 5% 的 code;另外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式都已經移植到上頭。只有像 Korganizer 與 KMail 之類的,因為介面的設計主要是為滑鼠而非觸控螢幕,因此介面有做改寫。在面板列上多了三個可愛的小圖示,方便將看到的網頁分享到部落格,或是加入最愛,以及將它連結到 activity 中。

此外,他又再次強調 Open Ecosystem 的重要性。要形成一個開放的生態系,才能讓整個社群源源不絕川流不息。他也提到了明年可能會與 COSCUP 合辦 KDE Asia 大型的聚會。讓我們一起期待!

有個朋友問到他怎麼做到 KDE core developer 的。他講了一個小故事。當初剛畢業時他在一間小公司工作,不過因為 2000 年的泡沫經濟公司倒閉,他有一段時間無事可做。當時剛好 KDE 2.0 正準備釋出,他就去 cvs checkout 出來玩玩看,並修改了一些東西提出 patch。第二天他就收到 email 說他的 patch 已經被接受了!他再去 update cvs 果然自己的 patch 已經被 apply 上去。他覺得很興奮,從此一腳踏進 KDE developer 的領域。

我們剛好也討論了在台灣缺乏 KDE developer 的問題。Aaron 鼓勵我們,踏出第一步真正下去做就對了,Just do it! 只要我們願意踏出這一步,他願意為我們介紹一些開發者與資源,提供我們一些協助。另外他跟我們分享了他去印度協助建立 KDE India 的故事。

最後,他表示要協助我們將 KDE 正體中文新聞站加入 Planet KDE 的陣容!希望幾天內就能有結果。

今天與 Aaron 的談話非常愉快。從他的談話中,看得出他也很希望台灣的社群能夠順利建起來。所以在此希望大家一起來努力,慢慢將 KDE 社群建立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

2011/07/28

關於 KDE 的幾件大事


今天有關於 KDE 的幾件大事要在這裡宣布。

第一件事當然是 KDE 4.7 終於釋出了!詳情可以參考此連結。

因應 KDE 4.7 的釋出,我已經向 KDE 官方註冊 KDE 4.7 Release Party @ Taipei
8 月 2 日在 Mix Coffee & Tea,與 TOSSUG 一起合辦的 KDE 4.7 Release Party,喜愛與關心 KDE 的朋友不要忘了一起來參與!

今年的 COSCUP 邀請到 KDE Plasma 的核心開發者 Aaron Seigo,主講 Plasma 在 Consumer device 上的開發與應用,時間是 8 月 20 日中午 12 點。沒辦法報名參加的朋友也不用難過,因為在 8 月 20 日我已經向 COSCUP 註冊了一個 BoF session,我們也請到 Aaron 與台灣的 KDE 使用者朋友們見面聊聊。時間在 8 月 20 日的晚上六點十五分。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

最後,我在 Google 論壇上先註冊了一個 kde-tw 網上論壇,做為往後 KDE 使用者交流使用。歡迎喜愛與關心 KDE 的朋友們前往加入並向大家說聲哈囉!

KDE 4.7 Released!


按照既定的步調,KDE 4.7 終於釋出了!

在 KDE 4.7 中有幾個主要的改進:
  • Plasma workspaces 彈性更高,可移植在更多的裝置上
  • KDE PIM 模組重新回到 KDE 釋出套件內。Kontact 所有主要功能都已移植到 Akonadi 架構內。
  • 應用程式諸多改進與新功能:如 Marble,Digikam 2.0 等等
  • 多媒體部份,Phonon 改善了穩定度。除了原有的 GStreamer 外,並加入 VLC 後端介面。原來的 xine 後端介面則已不再維護。
  • 加入了 KDE-Telepathy,以及它的 Presence plasma 元件。這個元件尚不十分成熟,所以可以選擇安裝或不安裝。
這裡是 KDE 4.7 的釋出宣告

2011/07/12

8 月 2 日,KDE 4.7 Release party 來了!


經由 Taiwan Open Source Software User Group (TOSSUG) 成員的協助,我們決定在 8/2 日舉辦 KDE 4.7 Release Party!

雖然說是 Release Party,實際上並不會是什麼很盛大的活動。主要有幾件事:
  • 簡單介紹一下 KDE 4.7 (如果我有裝起來的話)
  • 簡單介紹一下 KDE 目前中文化現況
  • 探詢成立正式 KDE 使用者社群的可能性
  • 討論關於 8/20 Aaron Seigo 在 COSCUP 的 session 與晚上的 BoF 聚會
歡迎所有使用 KDE,關心 KDE 發展的朋友一起來參與。

日期:8/2 晚上七點

與活動其他相關事項,若有需要會陸續公布。請持續關注 KDE@Taiwan 正體中文新聞站。

KDE 4.7 RC2 版釋出


KDE 於今天釋出了 4.7 RC2 版。釋出公告於此

4.7 版比較重大的改進包括:
  • KWin 支援 OpenGL-ES 2.0
  • Dolphin 介面改進
  • KDM 將與 grub2 整合
  • Marble 支援離線式地址搜尋

4.7 版的預定釋出日期仍然為 7 月 27 日。

此外,4.7 版起,KDE 所放出的程式集全名似乎變成: "4.7 release of the Plasma Desktop and Netbook workspaces, the KDE Applications and the KDE Frameworks". 好長...

以後我還是叫 KDE 4.7 就好了。